绥滨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国际资讯、房产家居、生活百科、商旅生涯、投资理财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12-24 10:08:00
在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1955年,杨得志和杨勇参加完授勋仪式后,两个人感到十分意外,怎么没有看到自己的老部下李祥。
他可是在1928年参加革命,1929年入党的老革命了,而且是强渡大渡河18勇士之一,至少也应该授予中将啊。
杨得志
杨得志事后调查发现,自1939年以后,李祥便活不见人,死无记录,他只好把李祥列入阵亡者名单当中。
可在1961年,中央军委办公厅转给了杨得志一封信,给他写信的人却正是之前苦寻不到的李祥。
杨得志通过信件中描述的私密问题,确认了李祥身份无误,便给他回了信。
然而,更蹊跷的事情发生了,从收到第一封信后,杨得志再也没有收到过李祥的信。
他后来给李祥写了好几封信,也没有任何回音,李祥又这样无声无息地“人间蒸发”了。
直到10年后,李祥又突然出现在了杨得志所在的济南军区大院。
为什么李祥的消息总是断断续续的?消失的这些时间,他又经历了什么?
战友情深
1935年,杨得志在第一团第一营当营长,李祥是他部下一连的连长。两个人十分谈得来,后来杨得志升为团长时,还同李祥结拜为兄弟。
遵义结束会议后,周恩来暗访红一团,结果刚到团部就被一名战士认出来了。
这个人就是李祥,见到周恩来时,他赶紧敬礼。
彼时周恩来留着一脸大胡子,虽然很多人没有见过他,但是都听说过他的外号:大胡子主席。
周恩来对有人认得他并不感到意外,不过对这个热情的小伙子十分感兴趣。
周恩来便向李祥了解他所在团营的境况,李祥的回答全面详细,而且条理清晰。
周恩来十分赞赏,李祥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以至于在1955年授勋时,还问起过他。
周恩来
1935年5月,红军行进到金沙江和大渡河之间,杨得志的部队跟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的先遣部队后面。
刘湘和薛岳的部队正从南北方向合围过来,部队需要争分夺秒强渡大渡河。
后来就爆发了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战役,战斗异常激烈,一颗子弹射中了李祥脖子的一则,他差一点就壮烈牺牲了。
李祥在住院期间,周恩来到医院慰问,还特意去看望了他。
这一次算是有惊无险,而几个月后,李祥再一次来到“鬼门关”。
那时红军在攻打陕西甘泉,战斗中,一枚子弹直接射中李祥的右大腿骨。
大腿骨碎裂了很多,李祥昏迷了好几天,那时还在长征途中,医疗物资相当匮乏,他随时面临生命危险。
好在不久后,红军就在吴起镇会师了,部队考虑到李祥的伤势太严重了,安排他瓦窑堡医院疗养。
1936年2月,因为杨得志和李祥在飞夺泸定桥大战中立下战功,杨得志升级为二师师长,李祥升级为一师第13团团长。
当时杨勇新任一师政委,陈赓任师长,李祥就成了两个人的直接下属。
瓦窑堡
彼时的邓小平则是一军团的宣传部长,6月份到李祥所在的部队驻地来搞宣传。
在写宣传标语时,需要一个人来帮忙提石灰浆,邓小平正好看到李祥,便叫他来帮忙。
邓小平写了一会儿,李祥觉得他有些累了,便自告奋勇地拿起刷子自己写。
邓小平一边休息一边看李祥写,李祥写了一段下来后,邓小平夸奖他:“你的字写得不错嘛!”
没想到李祥同邓小平开了一个玩笑:“我光写白字,外号白字大王。”
邓小平十分认真地又看了一遍,没有发现有错别字。
他便对李祥说:“没有白字,写得很好!”
白字在当时的意思就是错别字的意思,但是李祥在这里是一语双关,一方面调侃自己写错别字,另一方面是指字的颜色。
李祥又对邓小平说:“邓部长,你写的也是白字啊!”
邓小平马上回过神来,哈哈大笑:“对!这石灰浆写的字,能不是白字吗?”
“小伙子很幽默嘛!你叫啥名字?”
邓小平
从那以后,邓小平就记住了这个风趣的李祥。
李祥当时养伤的瓦窑堡这个地方,有一所红军大学,专门对红军中有一定文化的战士进行再培训。
李祥小时候读过私塾,红军大学1937年改名为抗大后,他被安排到这里学习。
正好这一期许世友也在这里学习,他是我军十分有名的悍将,气场十分强大,其他学员见了他都要绕道走。
偏偏李祥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,在打饭的时候,正好许世友排在他身后。
李祥把自己的饭打好以后,他跳过许世友,把饭勺递给了排在许世友后面的战士。
许世友对着李祥大眼一蹬,后面那位战士吓得连连后退,不敢接饭勺。
李祥不怕许世友,坚持要让后面那位战士先打饭。
其实许世友对战友是十分和善的,他并没有瞪李祥让先打饭那位战士,也没有计较。
许世友
只是平时看起来,许世友一直都是杀气腾腾、虎虎生威,任谁见了都心里都发虚,哪里还敢同他开玩笑。
正因为如此,许世友平时就十分孤独,现在看到李祥能够同自己开玩笑,其实心里特别高兴。
到下一次李祥排在自己后面的时候,许世友也如法炮制对付李祥。
有时候两个人即使隔得很远,许世友看到李祥前面的战士打完饭的时候,赶紧过去夺下饭勺。
然后绕过李祥,把饭勺拿给排在李祥后面的战士,故意气李祥。
一来二往,李祥同许世友就成了好朋友。抗大毕业后,两个人走上了各自的岗位才分开。
李祥被调到中央警备团一团当副团长,他们的责任是保卫中央领导人的安全。
1939年初,李祥在战斗中负伤入院治疗,后来杨得志发现自己的这个拜把子兄弟,在治病期间消失了。
按照当时李祥的伤势,不至于救不过来。他托人四处打听,始终没有找到李祥的下落,杨得志不明白发生了什么,却一直没有忘记他。
后来恢复联系时,他一直想知道,当初李祥究竟去哪了呢?
消失的战斗英雄
1939年初,李祥再次受伤,伤势十分严重,经过治疗之后,他还是无法上前线了。
上级经过讨论研究之后,把他安排到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,办事处的负责人是叶剑英。
叶剑英根据李祥的具体情况,让他化名侯文彬,到他的家乡江陵县从事地下工作。
正是如此,陈赓、杨得志和杨勇等才无法找到李祥,但是这只是原因之一。
叶剑英
当时我党江陵县的县委书记是魏西,他给李祥谋得一个国民党保长的职务。
李祥到了江陵县后,一边当保长,一边开棋牌室掩护。
这期间,他还同当地的农村姑娘杨绪儿结了婚,夫妻两人共同经营棋牌室,做得有声有色。
然而,1940年4月,当地的地下工作者当中出了一个叛徒。
江陵地区的地下工作者立即全部进入静默状态,李祥也做了安全防范。
他把自己的参加军人证、军官证和残疾军人证等相关身份证明类证件,全部收拾起来,锁在了床下的皮箱里。
潜伏下来的李祥虽然暂时安全了,但是却同组织失去了联系。
当李祥刚刚缓过气来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,让他们夫妻两人整天提心吊胆。
原来有小偷看到李祥的棋牌室十分红火,认为他们夫妻两人一定赚了很多钱。
在一个月黑风高夜,这名小偷趁李祥夫妻俩在照看棋牌室,潜入了他们家。
一阵翻箱倒柜后,小偷并没有发现什么太值钱的东西和太多的金钱。
在临走之前,小偷又不死心地爬到了床下看看。
他看到了那个装有李祥相关证件的皮箱,小偷大喜过望,如获至宝地抓起皮箱就逃之夭夭。
李祥夫妻在棋牌室打烊后回家,发现家里被盗,开始还没有太在意,反正也没啥值钱的东西。
当李祥发现床下的皮箱不见了时,大惊失色地说道:“完了完了!”
这些证件的丢失,意味着他以后无法向组织证明自己的身份。
另外,如果小偷去告发他,他就必死无疑。
第二天,诚惶诚恐的李祥夫妻二人赶紧关闭了棋牌室,然后躲了起来。
好在那个小偷的良心没有完全泯灭,并没有告发李祥,但是也没有归还他的证件。
1942年7月,张秀龙的部队攻打到了湖北潜江县,李祥听到这个消息后特别激动。
张秀龙
张秀龙是原武汉军区副司令,两个人认识,他希望借这次机会同组织取得联系。
当李祥来到张秀龙驻军的地方时,两个人刚刚见面,一股敌军正好打过来。
张秀龙马上带领部队撤出了潜江县,而且怀疑敌人是李祥带来的,这让李祥叫苦不迭。
从这以后,李祥的身份,身边再也没有证物和证人可以证明。
李祥的身份无法得到证明,还有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,他的本名不叫李祥。
1912年,李祥出生在江陵县熊河镇侯垱村,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侯礼祥,那么,侯礼祥又怎么改成了李祥呢?
侯礼祥读了4年私塾后,正好12岁,这一年,他的父母突然去世了。
好在父母留下了一些遗产,侯礼祥不至于成为流浪儿饿死。
每天只有支出没有收入,侯礼祥无忧的日子持续到他15岁那年。
这一年他把父母的遗产几乎花光了,快没钱的侯礼祥一个人来到荆州,侯礼祥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份差事。
荆州
他的身材很瘦小,想雇佣做力气活的看不上他,私塾也只读了4年,舞文弄墨的活也干不下。
侯礼祥在荆州转了几天也没有找到活路,钱又快花光了,他十分沮丧。
有一天,侯礼祥找了一天的工作仍然没有结果,他垂头丧气地坐在路边休息。
这时,一个长得有些壮实的大个子乞丐来到了他的身边,他问侯礼祥叫什么名字。
侯礼祥按照家乡的习惯,只报名不报姓,回答说:“我叫礼祥,你呢?”
大个子叫花子一听,回答说:“李祥,这个名字很好听,意思也好,吉祥如意!我叫梁子。”
梁子得知侯礼祥是一个孤儿后,便把他带到了身边,以后也一直叫他李祥。
其实梁子并不是什么乞丐,他的真实身份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。
1927年,两个人来到汉口后,梁子把李祥安顿在一个招待所当服务员,他自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汉口。
这个招待所其实是我党地下工作者的一个联络站,李祥在这里工作到1928年,然后被分配到了江西工作。
没工作多久,他就加入了工农红军红三军团5师14团,在第二年的3月份又入了党。
当初梁子把侯礼祥介绍到汉口招待所时,用的名字是李祥,李祥参军自然还是用的这个名字。
彼时的侯礼祥怎么也不会想到,这次姓名的改动,后来会给他带来那么多忙活的经历。
李祥1939年开始从事地下工作后,又用的是侯文彬这个化名。
加上我党的保密原则,陈赓、杨得志和杨勇等他们又怎么能够找得到李祥呢。
陈赓
解放后,由于李祥身体有残疾,生产队安排他守牛棚,他自己也学篾匠,后来还开了茶馆。
李祥对自己过去的英雄事迹也从来没有提起过,更不在乎什么名利。
他后来想恢复自己的身份,是因为一件事情严重伤害了他的感情。
国民党败退后,在大陆留下了很多特务,当地人对李祥的认知,仅仅只有他当过保长一事。
1957年,李祥被错误地定为了特务,李祥对此毫无办法,简直是百口莫辩。
1961年国庆节,李祥从报纸上看到,陈赓被授予大将,杨得志和杨勇被授予中将的消息。
李祥认为,如果能够找到他们来证实,自己的特务身份就能够洗清。
于是,他连夜给他们写信,信件到了中央军委办公厅后,工作人员把信件转给了杨得志。
杨得志确认无误后,亲笔给李祥回了信,让他拿着这封信找当地政府恢复名誉。
本来李祥收到杨得志的信后十分高兴,认为自己马上就不会再被认为是特务了。
当他把杨得志的信件交到当地政府时,当地的工作人员谁也没有见过杨得志的笔迹,认为这些信件是李祥伪造的。
李祥不仅没有洗清特务的身份,还罪加一等,信件被没收了,人被关起来了。
因此,后来杨得志和杨勇给李祥的信,他根本就收不到。
李祥认为自己要洗清自己特务的身份此生是无望了。不过,1971年,他在报纸上又看到了杨得志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消息,李祥决定抓住这个机会。
图源网络
他决定这一次亲自到沙市找杨得志,从江陵到沙市只有100多公里,但是李祥没有钱。
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,李祥也不管那么多了,夜以继日、想尽办法来到了济南军区大院。
李祥来到军区大院时,整个人蓬头垢面的,确实像一个乞丐,警卫员根本就不让他进去。
但是看他又不像说谎的人,把他叫到一边,让他详细地把情况说明。
警卫员听后觉得有几分真实性,就让传达室的工作人员转告杨得志。
工作人员说杨得志去北京开会了,警卫员觉得先不管事情真假,得好好对待这位老人,他出钱让李祥住进旅馆等候。
等到杨得志回来后,他先让警卫员到旅馆确认一些他和李祥私密的事,证实无误后,杨得志把李祥请到了家里。
第二天,杨得志写了一封亲笔信,让李祥拿着信到武汉军区寻找曾思玉司令员。
临别时,杨得志另外塞了200元现金给李祥,还特别叮咛,事情办妥后,立即回一个信。
不巧的是,李祥赶到武汉军区时,碰巧曾思玉也外出了。
曾思玉
李祥心里想,这一次是板上钉钉了,先不急,回一趟家再来找曾思玉。
他做梦也不会想到,他的这一决定再次节外生枝。李祥回家之后,有小偷看到他光鲜亮丽地回来了,以为他在外面发了大财。
当晚这名小偷就光顾了李祥的家,好巧不巧的是,他正好把杨得志写的信件和赠送的物品全部偷走。
事情发展到这一步,李祥也彻底死心了,认为命运就是这么安排的,这国民党特务的污名只能带到棺材里面去了。
1973年,杨得志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,两年前李祥没有给他回音,他一直也没有想通是怎么回事。
杨得志把军区的事情安排妥当后,亲自来找李祥,看看他现在怎么样了。
结果,杨得志到县委一问,县委说他们怀疑李祥是国民党特务,杨得志十分震怒。
待心情平复下来后,杨得志向县委的工作人员讲述了李祥的战斗经历。
他们听了以后,十分愧疚,表明会立即恢复李祥的红军身份,慰问金也会定时送到李祥家里。
随后,他们带着杨得志来到李祥家里,两位老革命34年后再见,热泪盈眶地紧紧抱在一起。
后来李祥每个月都能够领到慰问金,他的身体一直不好,但是他舍不得花这些钱去看病。
他把这些钱捐献给了贫困家庭,让这些家庭的孩子好好读书。
他认为自己是即将入土的人了,再怎么看病也没有多大作用,而孩子们好好读书,以后才能够更好地报效祖国。
这就是一名老红军的襟怀,自己受到那么多艰难困苦,却未敢忘国忧。
1991年,88岁的李祥与世长辞。